產業新聞
 
標題:
香港2004年經濟增長可達7.5%
 
本文:
香港政府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表示,有信心二○○四年全年的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達百分之七點五的預測。由於香港經濟強勁復甦,可望在二○○八至二○○九年度達至收支平衡,然而目前香港政府仍然出現財赤缺口,開徵銷售稅是填補缺口的可行方法。
唐英年出席香港商業高峰會後表示,香港經濟已全面復甦,消費和樓市漸見興旺,新增職位增加、失業率持續回落,負資產宗數減少,可確認二○○四年全年的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達致百分之七點五的預期。他表示,對二○○五年香港的財政狀況感到樂觀,在二○○八至二○○九年達收支平衡,但強調,香港政府不能依靠賣地及外匯基金投資回報等非經常性收入,而現在香港經濟情況好轉,正是研究擴闊稅基的適當時機。
唐英年特別指出,生產器材添置率在過往數年一直表現疲弱,但從上三季起均持續上升,至二○○四年第三季度更增長了百分之三十三,反映CEPA帶動下,提高了香港產品的競爭力,製造業北移後開始復甦。
雖然唐英年對來年經濟感到樂觀,有信心可在四、五年內收支平衡,但目前香港政府仍有五十至六十億港元的缺口,故仍然有須要開徵商品及服務稅,以擴闊稅基及填補缺口;也可改革稅制,增加政府收入。香港政府將於二○○五年初向他提交開徵商品及服務稅的研究報告,他將在三月財政預算案中公布下一步行動,如果決定開徵商品及服務稅,需要三年才可落實,並會推出措施紓緩低收入和中產家庭的負擔。他估計,如果銷售稅稅率定在百分之五,每年將可獲得二百五十至三百億港元收入。
至於香港二○○五年經濟情況,唐英年感到審慎樂觀,不過,香港經濟仍會面對不少挑戰,包括燃油價格的走勢,及經濟結構性轉型等。但他又認為,近年美元持續疲弱,對香港二○○五年出口表現有一定幫助。
香港總商會立法會代表林健鋒出席高峰會時表示,對二○○五年香港出口增長審慎樂觀。他表示,自CEPA落實後,已吸引了不少工業回流,目前已有高級成衣、食物及飲品生產工序回流香港,刺激企業增加機器投資,帶動香港生產工業。
在高峰會上,香港總商會首席經濟師歐大衛亦同意唐英年的看法,二○○四年的經濟增長可達致預期的百分之七點五,不過,隨著通縮的過去,經濟增長將會放緩,故預期二○○五年經濟增長會是百分之五點五,通脹率為百分之二點五。
他表示,若香港政府考慮現在加稅,預期將得不到足夠支持,更認為政府應嚴格控制開支,將開支減至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十四至十五,可助香港政府減約一百三十五億港元的開支。
另外,太古主席兼國泰航空主席何禮泰出席會議時表示,油價上升已影響長途旅客往香港的意欲,認為油價若持續高企,長遠會對旅遊業帶來負面影響。他說現時國泰的乘客中有一半是經香港轉飛其他地方。長遠來說,一旦香港無法維持堅守中國大陸門戶的角色,必然會威脅國泰的定位。另外,他認為,廣州新白雲機場對香港客運業的影響不大,但貨運方面會對香港有一定威脅。
據香港政府公布的數字顯示,香港二○○四年首季和第二季的經濟增長,較二○○三年同期分別上升百分之七和百分之十二點一。由於二○○三年第二季正值沙士肆虐時期,經濟基數較低,因此官員和經濟專家均指出,第三季經濟增長數字會低於第二季。
  2004-11-29  ( 香港大公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