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大陸外企進出口增速將放緩
 
本文: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出口額在大陸外貿中所佔比重的上升速度將放緩。
該報告分析,由於大陸境內市場增長迅速,外商投資更加注重大陸市場。2000年至2003年,大陸民生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9.4%,達到了45842億元人民幣。一些跨國公司受大陸巨大市場的吸引,加大投資佔領大陸市場份額,利用投資替代其出口到大陸的做法將更加突出。
同時,大陸境內民營經濟正迅速發展,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迅速。長期以來的「反向國民待遇」使大陸民營企業從事對外貿易受到一定限制,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民營企業獲得較好的發展契機。該報告分析指出,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不斷攀升,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外資進出口在對外貿易中的佔比,其增速將放緩。
據統計,2000年底具有外貿資格的民營企業只有5277家,到2003年底已增加到59196家。民營企業進出口獲得了快速發展,2003年民營經濟進出口比2002年增長154.2%,短短四年就增加了7倍,佔大陸的比重達到7%。
此外,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數佔大陸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數的62.9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佔58.36%。這兩類外商投資企業中大陸企業資本均佔相當股份,因此實際的外資進出口佔外貿比例要比55%低一些。
報告預測,今後外資將繼續在大陸外貿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外商投資將轉向服務貿易領域,直接貿易效應不明顯。
報告分析,由於服務產品生產和消費的特殊性,不便於跨境貿易,因此,雖然大陸在這些領域利用外資規模上升,對外貿易額增加也將有限。尤其是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居於主導地位以後,外資與外貿的相關性會減弱。但是,外國直接投資提高服務業水平,帶來的直接和間接效益必將大幅度提高大陸國際競爭力。
報告指出,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大陸各種競爭優勢還會保持,充分發揮大陸優勢,吸收外商投資,仍是大陸對外引資工作的一個著重點。通過利用外資帶動大陸產業升級,發展大陸貿易和經濟,是大陸實現走向成熟工業化國家的一條重要途徑。
近幾年,大陸每年實際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超過500億美元,從1993年起已連續11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2002年、2003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實際上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03年年底,大陸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過5000億美元,現存註冊登記運營外商投資企業約23萬家。
(註:93.11.22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8.284人民幣)
  2004-11-25  ( 香港大公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