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美國料向中國紡織品徵稅
本文:
美國正式調查三類中國大陸出口紡織品,以決定中國相關紡織品是否衝擊美國市場,以及是否需要與中國重新展開雙邊貿易談判。澳門經濟局指,若美國限制中國紡品出口到當地的數量,有可能違反世貿(WTO)條例,預期會採取徵稅措施。
至於美國的徵稅制措是針對個別紡織品,抑或全部紡織品,以及稅率如何,仍有待雙方討價還價,預期美國的限制措施會刺激澳門出口。
美國紡織品協定執行委員會(CITA)將對中國大量出口到美國的綿織襯衣和上衣(增12倍)、綿織褲子(增15倍)及綿織和人造纖維內衣褲(增3倍)等三大類產品發起調查,更可能限制中國出口的此三類紡織品。
據澳門經濟局的出口統計,澳門該三類紡織品首三月的出口量分別增加56.65%、增加35.3%及下跌37.95%(由於中國與澳門分類方法不同,有關數字可能有誤差)。換言之,雖然中國出口美國大增,並未對澳門出口量造成直接影響。
澳門經濟局相信,美國若對中國出口紡織品採取限制措施,可能會刺激澳門出口,但最終仍要看美國採取何種限制措施,相信最快要到下半年才能反映出來。
一般預期,美國完成調查後,即使證實出口量大增影響了美國當地市場,亦不會輕易採取限制措施,美國會先與中國進行雙邊會談,才確定採取何種限制措施。根據世貿協議,配額取消後的三年觀察期內,美國可以多種限制方式阻止中國紡織品出口到當地,包括限制數量及徵稅等。
另外,歐盟內部雖對是否限制中國紡品入口有分歧,但亦有可能採取限制措施。澳門經濟局表示,歐盟成員眾多,若中國出口到個別國家的貨量太多,貨品可轉到其他國家,或經過東歐經陸路進口,彈性較大。加上配額取消後,澳門接到的歐洲訂單已明顯下跌,預料即使歐盟採取限制措施,對澳門出口量的影響不及美國。
對於澳門2005年出口量升跌,澳門經濟局表示暫難作出預測。澳門紡織品出口會否受惠於中國出口受限,仍要視乎澳門紡織品的生產成本,是否較徵稅後的中國紡織品更具競爭力。
2005-4-8 ( 澳門日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