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廣東與香港打造世界級物流中心
本文: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表示,在粵港服務業的合作中,物流業將是今後推動兩地經濟發展最具實質意義、最核心的合作領域。他建議雙方應以改善通關環境、資訊互聯互通、推進標準化、銜接基礎設施、人才合作等方面為合作著力點,在五至十年內建成南中國地區最具有活力和競爭力的物流中心乃至亞洲地區最具有增長潛力的物流中心。
李惠武認為,在CEPA向港澳開放的各類服務領域中,金融保險業權在中國政府,中介諮詢業人才資格互認的事權也不在地方,唯有物流業的合作最具實質意義,是落實CEPA的最佳切入點,也是「大珠三角」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他分析,目前粵港兩地已逐步發展成為一個以香港國際運輸為龍頭、廣州和深圳為重要補充、珠三角集疏運緊密結合的跨境綜合物流服務體系。而隨著廣東經濟的穩步快速發展,預計廣東未來幾年物流總量將以兩成的速度增長,至二○一○年將形成汽車、重化工業、鋼鐵、造船、造紙等五大支柱產業,總產值將達一千九百萬億元人民幣;同時,隨著CEPA進一步落實實施,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計劃納入中國「十一五」規劃等順利推進,這些因素均為粵港進一步打造成世界級物流中心提供了無可限量的市場空間與持久的發展動力。
李惠武建議,今後粵港物流合作有五大著力點:
首先,加強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銜接與合作。要對粵港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進行總體規劃,統籌協調,形成布局合理、有機結合、協調發展、連接貫通的口岸基礎設施體系。按照「大珠三角物流圈」的需要,遵循大珠三角「港口群」、「空港群」的理念,規劃建設包括內河航道、高速公路、鐵路、機場和港口在內的分工明確、功能互補的立體交通網絡。以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為主,輔以普通鐵路和公路網絡,構建珠三角與東南沿海地區的三小時交通圈。
第二,進一步改善通關環境,加快「大通關」建設步伐。粵港兩地應注重加強聯繫和配合,加強口岸之間簡化查驗環節和手續的合作,不斷完善快速通關、便捷通關措施,簡化辦事程序,減少查驗環節,提高通關效率;實現兩地物流制度的銜接、機制的對接以及各種物流便利化,提高粵港區域物流網絡化能力。
第三,建立互聯互通的物流資訊網絡。目前,口岸監管部門尚未建立起統一的物流監管電子資訊平台,有監管任務的口岸管理部門無法實行資訊資源共享。應加快包括陸路、水路、鐵路、航空口岸在內的多方位物流監控體系建設,盡早建立粵港進出境口岸和監管場多個部門資源共享的電子資訊平台。
第四,積極推進物流標準化建設。廣東將加快與香港有關機構的合作,積極推行國際統一標準的物流標準化建設,提高物流運作水平和效率。構建更為廣泛的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現代物流運作系統。推進兩地物流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廣泛應用現代資訊技術和國際化標準,大力發展高端物流,共同打造領先潮流的現代化物流體系。
第五,加快引進物流人才。積極開展與知名跨國物流企業的合作。大力引進國際上的物流供應鏈和標準化管理人才,提高物流的管理和運作水平,特別要加強吸引香港物流企業到廣東投資物流基礎設施、設立機構,拓寬物流業務合作範圍。同時,鼓勵和引導有實力的物流企業主動「走出去」,與香港物流企業合作,共同走向國際市場。
2005-4-1 ( 香港大公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