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自貿港區雇用外勞 取消行業別限制
本文:
外勞進駐自由貿易港區政院決定鬆綁!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昨天作出重大決定,將全力排除自由貿易港區招商不力的投資障礙,指示勞委會四月底前提出外勞進駐自由貿易港區的鬆綁措施,讓目前只限製造業引進的外勞政策,鬆綁為不限行業別,只要是同意進駐港區內的事業,都可以引進外勞。
勞委會主委陳菊已同意四月底前提出鬆綁措施,惟對外勞進駐港區比例,政院同意採漸進放寬外勞比例方式,不一定一步到位達四○%,先計算保障港區本勞就業率,以免衝擊本國勞工就業。
「自由貿易港區不自由」是目前自由貿易港區招商績效不彰的最大敗筆。經建會昨天向吳榮義簡報自由貿易港區業務時,指出高雄自由貿易港區只有二家業者進駐,一是裝卸業者,一是物流業者,其餘多數僅簽署紙上進駐意願書,決定對存在兩大障礙全力排除。
障礙之一是勞委會以內規解釋方式,規定自由貿易港區內事業,只限製造業能引進外勞,此一規定,對有意進駐自由貿易港區的運輸物流等服務業有很大投資障礙。
其二是自由貿易港區設置條例中規定港區內事業聘雇原住民比例五%,與原住民族就業保障法規定一%就業率不同,顯然立法使自由貿易港區更不自由,形成法律上的不平衡,遠雄集團更向政府抱怨「簡直是不自由貿易港區!」
吳榮義聽取後,認為政府應全力排除港區業者投資障礙,原住民佔總勞動率僅一.七%,法律規定五%並不合理;指示經建會與黨團溝通,由黨團儘速提案修法。
另自由貿易港區內港區事業需很多搬運工人,找本國人不易,官員表示,當初設立自由貿易港區希望人員、貨物及資金進出完全自由,對港區事業引進外勞應放寬至所有行業別,尤其是服務業。另已積極協調海關放寬通關制度,由逐日逐批通報擬放寬為按月通報,使通關阻力降低,增加業者進駐港區誘因。
2005-4-1 ( 工商時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