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中國續有措施限制紡織品出口
本文:
美國一兩黨議員聯盟組織表示,美國需要制定新的法律,以便於該國製造商在面臨來自中國大陸「不公平貿易」的競爭時獲得保護。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則表示,今後如果中國對美國紡織品出口出現非正常增長,還將有其它具體措施。
在現有的法律下,美國企業不能要求美國政府對獲得出口補貼的中國製造商徵收特別關稅。其原因要追溯到一九七○年代,當時據稱難以計算中國等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補貼水平。
不過重新提交至美國參眾兩院的一項提案可能會改變這種情況。該提案得到了美國最主要的製造業組織,以及代表造紙、紡織、棉花、漁業和鋼鐵企業協會的支持。
一位美國共和黨眾議員表示,對於中國貿易以及美國貿易逆差的不滿情緒高漲,從而令這項提案獲得空前支持。
二○○四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創下1620億美元的紀錄,在高達6180億美元的整體貿易逆差中所佔比重超過25%。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則援引該會會長王瀋陽表示,中國政府3月1日起對部分紡織品實施自動出口許可,這是中國政府在聽取中國紡織行業的意見之後實施的一項措施,其目的是對敏感紡織品的出口進行預警和監控,今後如果出口出現非正常增長,還將有其它具體措施。
中國(紡織品商會)計劃向敏感的紡織品,設下最低出口價,以監控產品的出口秩序。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CCCT)會長王瀋陽表示,有關的最低出口價,將由貿易商及專家洽商而來,這並不代表是單一壟斷價格,而是一個可接受的低價。
雖然暫時未知會向哪個類別的產品設下最低出口價,但有業界人士指出,二○○四年十二月業界成立了四個產品類別(褲子、針織襯衫、男裝梳織襯衫和內衣)的協調委員會,而該委員會職責之一,是制訂出口最低限價方案,所以,若中國決定實施最低出口價,很大機會先涉及上述四類產品。
根據中國海關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一月份向美國發運了將近2700萬條的棉製長褲和1800萬件的針織衫,都超過二○○四年全年的發運量。
2005-3-15 ( 澳門日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