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中國紡織品出口稅令香港每年增加5億成本
 
本文:
在全球紡織品配額撤銷下,中國大陸為防歐美保護主義重新抬頭,繼2005年1月1日「自律地」對中國紡織品徵收出口稅後,又於3月1日要求紡織品出口時,必須取得許可證。新規例令香港商成本上漲之餘,更削弱了香港商一直擁有的靈活生產期優勢。香港紡織業聯會副會長林宣武估計,單就出口稅這項新規例,將令香港商出口成本上升3%,業界未來1年的成本要額外增加逾5億港元。
該會預計,在廣東省有逾萬家香港資本廠從事境外加工,在生產過程中須經常往返中國,因此實際成本高於按例徵收的約1.3%出口稅水平。
半島針織廠董事總經理林大輝更表示,為應付出口稅帶來報關等繁瑣工作,已成立4至5人的專人隊伍。新措施將迫使公司再增加人手。他稱,香港商本已面對激烈競爭,現在中國政府不時有新措施推出,令人無所適從,也令他重新考慮是否要擴大投資中國廠房。他又批評,這些措施是中國避免歐美限制中國出口而設,香港產地來源的香港貨,不應牽涉在內。
香港紡織業聯會1月時已向中國提出,從事境外加工生產的香港商可豁免出口稅,該會希望許可證可一併豁免,若然不允,亦希望可推遲1個月實施。香港紡織業聯會會長梁君彥稱,2月6日中國正式通知許可證新例,下月便實施,廠商對實際手續不理解,為免重蹈1月時出口稅實施初期大量貨物滯留關口的混亂情況,希望可推遲實行。該會亦將到訪北京表達業界意見,並會到廣州跟許可證發證機構官員商討。
梁君彥稱,支持中國收集紡織業出口數據的措施,亦樂意自動提供資料;但不贊成用許可證模式。
申請許可證最長需時10個工作天,延長了廠家付運所需的時間,擔心有些公司會將香港生產基地搬去成本更低的中國或東南亞。
  2005-2-23  ( 香港明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