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歐洲線併櫃貨 提前大殺價
 
本文:
台灣輸歐洲的併櫃貨,上週出現運價急殺現象,國內前十大知名海運承攬運送業將每立方米貨載,自一月中旬平均二五美元的價格,殺到廿美元攬貨,降幅高達二五%,近日市場又立即出現十八美元的超低運價,讓船公司紛紛跳腳,擔憂打亂運費。

上週四台北市海運承攬公會舉辦勞退新制研討會,中場休息時,福茂公司總經理王寅葥搘x北市海運承攬公會理事長曾俊鵬所經營的崴航國際公司,為何在歐洲線推出每立方米廿美元的運價,當時曾俊鵬表示,該公司只是跟進其他同業,並非始作俑者,且這項運費僅針對特定貨主,並非全面性價格。

在歐洲線營運規模最大的沛華船務創辦人林光,對於市場出現這樣的低價相當不滿,認為今年歐洲線上半年應該還很好,沒有必要這樣搶貨,該公司主管歐洲線的副董事長李志謙則表示不會跟進,但對於今年四月份歐洲線的漲價,表示很難樂觀看待。

華岡船務歐洲線業務協理郭希謙承認該公司有跟進攬貨,因為不跟進就要流失主要客戶,並強調這樣的價格絕對是虧本營運,因為目前船公司對於廿呎櫃提供的整櫃貨運價最低也要收費一千二百美元,以每櫃裝貨二五立方米來算,每立方米的成本價就要四八美元,因此僅針對特定客戶實施。

業界則透露,近日已經出現十八美元的超低運價,併櫃貨能夠提供低於成本的價格,主要是因為歐洲地區的代理商對於併櫃貨提供貨櫃場與陸運方面的退佣,每立方米可退的佣金由廿至卅美元不等,完全看代理商的能耐。

業者分析,海攬業是靠量向船東爭取低運價,量越大越有談判籌碼,因此有時候會用非常手段來爭量,待旺季時再設法彌補虧損,不過今年降價過早,顯示同業對於後市不敢樂觀看待,因此提早降價,先好穩住重要客戶。
  2005-2-2  ( 工商時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