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中國港口崛起削弱香港物流優勢
本文:
香港特區政府自2001年推動物流業發展,並希望香港可成為物流中心。然而,一項調查發現,有36%的市民認為中國大陸港口和貨運業的競爭是香港物流業面對的最大困難,同時,市民普遍對香港政府政策定位不清晰,受訪者中更有超過47%對物流認識沒有足夠認識,這對香港的物流業發展會有一定困難。然而香港擁有地利及國際貿易的優勢,業界相信,香港政府加強市民認知及培訓人才,便能增強香港的優勢。
香港城市智庫-物流政策研究部與香港浸會大學物流管理中心合作於2004年11月12日至20日就香港物流發展進行一項電話抽樣調查,城市智庫物流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袁尚文表示,是次調查共有1043位受訪者,其中對於香港物流業所遇到的最大困難,有36%的受訪者認為是中國港口和貨運業的競爭,其次是經營成本高及香港政府政策配套不足,分別佔21%及17%。
另外,只有22%受訪者同意香港政府對物流業所實行的政策有助發展物流業,不同意佔19%,近六成受訪者皆無意見,反映香港政府推動物流業發展至今,市民普遍對政府政策定位不清晰和市民本身對物流政策認知不足。不過,超過65%受訪者認為物流業發展能推動香港經濟,而在眾多受訪者中,有32%認為重視物流教育和培訓對香港物流發展有利,其次是發展高增值物流管理網絡佔25%。
對於第三方物流的認識,共有880位受訪者作出回應,但當中只有10%知道何謂第三方物流,反映大部分市民對第三方物流認識不足。
另一方面,超過三成受訪者是從傳媒得知物流知識,有15%及11%是從物流課程及朋友得悉物流知識,只有7%受訪者透過互聯網認知物流,反映香港政府應加強宣傳和透過傳媒報道,使普遍市民能認識物流業對香港長遠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在是次調查中,超過47%受訪者對物流沒有足夠的認識,有25%受訪者對物流是完全沒有認識,認為十分足夠只有6%,反映市民普遍對物流認識不足,對香港物流和貨運發展缺乏了解。
袁尚文表示,總括而言香港擁有地利和國際貿易優勢、一流運輸設施和交通網絡和背靠珠江三角洲及中國強大生產能力。香港有足夠條件發展成為連結中國與世界市場的物流樞紐,只要香港物流發展定下清晰方向,加強物流人才培訓,支持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研究和鼓勵世界性物流公司在香港投資拓展事業等,均有助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物流基地的優勢,為香港物流定位,還可以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對香港中長期有莫大裨益,因此,香港政府應多向市民宣傳物流業發展,重視物流技術研究和人才培訓,增強香港的優勢。
2005-1-25 ( 香港文匯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