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發展國際物流服務 刻不容緩
 
本文:
台灣發展國際物流服務業已具迫切性,副總統蕭萬長日前主持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會議中裁示,國際物流服務業是創造就業、根留台灣的關鍵產業,政府推動自由貿易港區政策逾六年仍面臨諸多障礙,「行政院服務業推動小組」應全面檢討並提出有效對策。「國際貨運複合運輸聯合會(FIATA)」副會長楊庶平出席會議時,建議政府相關機關應加強與人民團體合作參與國際非官方組織(NGO)重要事務,並應加快腳步建置物流單一窗口,對於航空貨運承攬業界正行推動的國際航空電子貨運(e-freight),亦盼政府能積極參與並給予支持。

副總統蕭萬長日前主持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會議,會中特別邀請遠雄企業集團董事長趙藤雄、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理事長洪辰冬、國際貨運複合運輸聯合會(FIATA)副會長楊庶平、運籌網通公司董事長彭麗蓁、台灣航空貨運承攬公司董事長許旭輝等五位業界代表出席。財政部次長張盛和、交通部次長葉匡時、經濟部次長梁國新、行政院經建會副主任委員胡仲英、經濟部商業司長葉雲龍、財政部關政司長王亮等政府相關部會官員亦列席。

本次會中主要針對國際物流服務業作進一步探討,經濟、財政及交通部並分別就國際物流服務業之發展進行報告。經與會諮詢委員及相關業者代表廣泛交換意見後,歸納出五大主要意見。

由於鄰近各國已積極發展國際物流服務,以帶動經貿發展,在此潮流趨勢下,台灣發展國際物流服務業具有迫切性,而國際物流服務業是創造就業、根留台灣的關鍵產業,也是一國軟實力的展現,台灣要成功發展國際物流服務業,須以法令鬆綁、資訊科技運用及人才培訓作為主要策略。基於國際物流服務是整合性的服務,政府應輔導業者朝向大型化及跨業整合發展。

我國推動自由貿易港區政策已逾六年,但業界仍反映營運面臨諸多障礙,包括強制僱用總員工數三%的原住民勞工、服務業無法適用僱用總員工數四○%之外籍勞工規定、陸籍商務人士來台受限、租稅優惠不足、政府缺乏跨部會協調機制、「單一窗口」服務、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相關子法及行政配套規劃尚未完全發布或規劃等。建議「行政院服務業推動小組」全面檢討自由貿易港區政策,提出有效對策。

基於自由貿易港區的明確定位是成功發展的關鍵,自由貿易港區應具備倉儲發貨中心、簡易加工功能,相關主管機關可依相關功能,研究其營運模式協助招商,以突破多年來自由貿易港區業務無法開展的困境。
  2010-2-9  (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