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2004年11月香港對外商品貿易統計
本文:
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二○○四年十一月份按國家╱地區及貨品分析的詳細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
經香港轉口往十個主要目的地之商品貨值:
二○○四年十一月份與二○○三年同月比較,輸往所有主要目的地之商品轉口貨值錄得不同程度的升幅:荷蘭(升38.3%)、英國(升20.7%)、中國大陸(升19.6%)、新加坡(升19.0%)、韓國(升17.0%)、德國(升16.7%)、法國(升16.7%)、日本(升15.6%)、美國(升8.3%)和台灣(升4.5%)。
二○○四年首十一個月與二○○三年同期比較,輸往所有主要目的地之商品轉口貨值錄得不同程度的升幅:韓國(升24.4%)、法國(升21.4%)、中國大陸(升21.1%)、新加坡(升21.0%)、荷蘭(升18.2%)、英國(升15.5%)、台灣(升15.5%)、日本(升14.4%)、德國(升13.1%)和美國(升6.6%)。
十項主要轉口貨品類別的貨值:
二○○四年首十一個月與二○○三年同期比較,貨值錄得升幅的轉口貨品類別包括「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744億港元,升26.9%)、「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656億港元,升33.5%)、「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243億港元,升14.5%)、「成衣」(增149億港元,升14.1%)、「初級形狀塑膠」(增98億港元,升27.8%)、「紡織品」(增97億港元,升11.0%)和「以嬰兒車、玩具、遊戲及運動貨品為主的雜項製品」(增75億港元,升5.0%)。
輸往十個主要目的地之香港產品出口貨值:
二○○四年十一月份與二○○三年同月比較,輸往以下主要目的地之香港產品出口貨值錄得升幅:荷蘭(升67.5%)、台灣(升33.3%)、英國(升18.9%)、加拿大(升17.1%)、中國大陸(升16.7%)、德國(升14.2%)、美國(升11.4%)、日本(升9.3%)和菲律賓(升4.1%)。
然而,輸往新加坡的香港產品出口貨值下跌1.6%。
二○○四年首十一個月與二○○三年同期比較,輸往以下主要目的地之香港產品出口貨值錄得升幅:新加坡(升39.1%)、台灣(升31.3%)、菲律賓(升14.4%)、荷蘭(升7.6%)、英國(升5.9%)、中國大陸(升2.2%)、德國(升1.8%)和美國(升0.4%)。
另一方面,輸往加拿大和日本的香港產品出口貨值分別下跌12.4%和2.5%。
十項主要香港產品出口貨品類別的貨值:
二○○四年首十一個月與二○○三年同期比較,貨值錄得升幅的香港產品出口貨品類別包括「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26億港元,升27.8%)、「初級形狀塑膠」(增6億3千5百萬港元,升28.9%)、「礦物和金屬廢料」(增5億5千萬港元,升34.9%)、「金屬加工機械」(增4億3千8百萬港元,升51.5%)、「菸草和菸草製品」(增4億1千5百萬港元,升38.7%)和「成衣」(增3億6千萬港元,升0.6%)。
同期,「紡織品」的香港產品出口貨值錄得跌幅(減5億2千萬港元,跌9.5%)。
進口自十個主要供應地的商品貨值:
二○○四年十一月份與二○○三年同月比較,來自以下主要供應地的商品進口貨值錄得升幅:中國大陸(升19.2%)、菲律賓(升18.0%)、泰國(升14.9%)、日本(升9.5%)、台灣(升9.5%)、韓國(升5.4%)和新加坡(升5.1%)。
然而,來自以下主要供應地的商品進口貨值錄得跌幅:德國(跌28.8%)、美國(跌10.0%)和馬來西亞(跌2.1%)。
二○○四年首十一個月與二○○三年同期比較,來自以下主要供應地的商品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台灣(升23.6%)、新加坡(升23.0%)、日本(升21.0%)、中國大陸(升17.2%)、馬來西亞(升16.2%)、韓國(升16.1%)、菲律賓(升15.7%)、泰國(升14.6%)和美國(升13.4%)。
另一方面,來自德國的商品進口貨值下跌0.5%。
十項主要進口貨品類別的貨值:
二○○四年首十一個月與二○○三年同期比較,貨值錄得升幅的進口貨品類別包括「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996億港元,升31.1%)、「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540億港元,升28.9%)、「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210億港元,升12.6%)、「初級形狀塑膠」(增127億港元,升30.7%)、「石油、石油產品和副產品」(增119億港元,升49.7%)、「非金屬礦產製品」(增107億港元,升20.5%)和「成衣」(增95億港元,升8.4%)。
2005-1-7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