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進口產地證明電子化 26日實施
本文:
鑒於進口產地證明書電子化作業預定本(八)月二十六日起正式實施,中華貨物通關自動化協會建議上線前應儘速與各地海關、經濟部國貿局、關貿網路與各地報關公協會召開整合會議,聽取基層關員與報關業界相關實務作業,由宣導說明會中發掘優點與不便捷事項以供進一步參考。
電子產證(ECO)為APEC八項開路倡議者之一,該項作業上線後,進口貨物原產地證明書將由海關接收訊息,並建置資料庫供全國與該業務有關之關員查詢,以有效防杜原產地證明書偽造、變造事件發生,初期係以申報「生產國別」為「韓國」之進口報單為實施對象,業者得採自願性使用。
通關協會指出,從宣導說明會中看到簡報的部分優點為電子商業發票、電子裝箱單隨同電子產證一起由韓國KTNET通關網路透過泛亞電子商務聯盟(PAA),傳至台灣PAA台灣入口關貿網路,貨物進口人接到關貿網路E-MAIL通知,上網確認電子產證後,關貿網路電子產證系統即將電子產證、電子商業發票、電子裝箱單三份E-PAPER檔案傳到海關電腦。
由於宣導說明會提到關貿網路只給電子產證確認,通關協會認為不合理,因電子產證可有效防杜紙本原產地證明書偽造、變造事件發生,同理電子商業發票、電子裝箱單也能有效防杜紙本商業發票偽造、變造事件發生,該會建議一起提供給貨物進口人上網確認作為報關文件。
另關貿網路電子產證系統,有一道進口人上網確認授權給報關業者手續,該會建議取消,改為進口人上網確認將電子產證、電子商業發票、電子裝箱單三份E-PAPER檔案傳到海關電腦後,直接下載三份E-PAPER檔案保存,並傳給報關業者做報關文件使用,而使用電子產證、電子商業發票之進口業者,海關應給予快速便捷綠色通關作業。
該會並建議未來關港單一窗口作業規劃與推動,必須符合世界關務組織(WCO)SAFE要求,將原始提貨單(B/L)、商業發票(INV)、裝箱單(P/L)、裝櫃明細表、電子產證,透過PAA與「東協十加六」互通貿易通關資訊才不致被邊緣化。
該會建議透過「泛亞電子商務聯盟」管道,加強與「東協十加六」合作,貿易通關文件透過泛亞聯盟互傳貿易通關文件業者,給予快速便捷綠色通關。
業界已有人提第六方物流新概念與新思維,該會認為,海關正積極推動中的「關港貿單一窗口」整合與建置,如視為第六方物流發展目標,除國內「相關單位」與「相關業者」互通有無外,將關貿網路納入第六方物流作業平台,即關港貿單一窗口做為國家對國家窗口,由關貿網路負起跨國B2B整合任務。
2009-8-18 (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