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2005年中國關稅下降之相關行業調查
本文:
2005年中國大陸關稅總水準將從10.4%降低到9.9%。就此項調整,中國巨田證券關稅新政策課題組,對相關行業和企業人士進行採訪,對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預測。
石化行業:仍然受惠
2005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共計99項稅目的進口關稅稅率將比2004年下調,使2005年化工行業的平均稅率降為6.9%。並且有6項稅目進口關稅稅率將調降至零關稅,包括磁帶或磁片等塑膠加工產品。同時,從1月1日起對出口尿素臨時從量徵收三個月的出口關稅。
對此,巨田證券分析認為,此次化工產品進出口關稅稅率調整,對中國石油和化工產品市場的整體競爭格局影響有限。
該公司諮詢師賀煒認為,由於此次稅率調整不大,只能算做是一次微調,行業仍然受到保護。比如關於膠片、膠捲等資訊化學品的20個稅目平均稅率僅由31.4%下調至28.2%,對市場的影響很小。對於行業發展水準較為落後的某些化工產品的新稅率,仍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起到保護中國相關子行業、降低進口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作用,而其他部分產品的關稅稅率之所以有的下調50%以上甚至最後調至零關稅,主要原因在於這一類產品的下調前稅率已處於很低的水準,且產品本身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水準較高,抗風險能力強。
農業:負保護、競爭力下降
2005年中國農產品平均稅率將由15.6%降低到15.3%。使中國成為世界上農業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同時,關稅配額數量也將達到最高點。其中小麥和玉米的關稅配額量達到中國生產量的10.7%和6%,這將使得玉米和大豆等大宗農產品面臨競爭壓力。
到2003年為止,除了因中國境內需求短缺,導致棉花、豆油、菜籽油和大豆進口大幅度增長,小麥、玉米、食糖、羊毛等主要農產品進口呈下降趨勢。
巨田證券的諮詢師康敬東表示,無論從中國境內價格變動還是市場供求關係狀況看,相關的農產品還沒有受到進口產品的明顯影響。這主要是由於國際市場主要農產品上升過快,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接近或者高於中國市場價格,使得中國一些重要的農產品處於負保護的狀態。
汽車業:進口車價不降反升
2005年汽車整車進口關稅將下調到30%。但巨田證券認為,複雜的徵稅方式將使減稅的效果大打折扣,不會對車市產生整體衝擊,上半年進口車價格還會有小幅度上升。
巨田證券的汽車分析師趙群翊認為,2005年1月1日後就能以比國際車價高30%的價格買到原裝進口車,這樣的判斷是不正確的。由於目前進口到中國的汽車採取的是一個複雜的綜合稅率,除了關稅以外,進口車還要交增值稅和消費稅,關稅的下降不會對汽車綜合稅率有太大的影響。預計2005年進口車的綜合稅率還會停留在65%左右。
電子資訊業:喜憂參半
2005年中國將對資訊技術產品所涉及的251個稅目實行零關稅。電子產品的平均關稅也將由9.2%降低到9.1%。巨田證券分析認為,這將使中國企業面臨更激烈的競爭,但將加速中國成為「世界電子工廠」的速度。
電子元器件查詢網有關負責人認為,關稅的降低,使得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電子產品將會取得相當程度的降價空間,這對一直以價格取勝的中國的電子產品廠商和經銷商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近年來在中國的電子產業保持高增長勢頭的同時,中國境內電子產業廠商主要靠打價格牌,才得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定的市場地位。但是隨著關稅的降低,中國電子產品的價格已不佔優勢,而中國電子產業廠商在技術上與國際大廠商存在差距,外國電子產品一定會大舉入侵,使中國廠商與他們的競爭難度進一步加大。
但巨田證券諮詢師丁樹軍認為,稅調將加快中國成為世界電子產品製造中心的進程。一直沒有進入中國的著名品牌賓得也表示,將在2005年初進入中國。松下也表示,將在2005年重拳出擊中國市場。此前,松下只有兩名工作人員開發中國的數碼產品市場,一直不是很成功。這些國際大廠都希望借關稅調整的契機重新衝擊中國市場。
2005-1-6 ( 新華網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