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高港加強行銷爭取為東亞樞紐港
本文:
高雄港務局為因應日益嚴峻競爭環境及繼續爭取為東亞樞紐港,將致力於降低航商運輸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而努力;目前正積極推動相關硬體建設,俾能有效提升該港港埠競爭力;除此之外,高雄港務局在營運及管理方面亦採取具體措施。
高雄港務局表示,高雄港近年來由於受國內產業外移、航商選擇替代性增加及大陸經濟發展再加上鄰近各國積極開發港口的影響,導致航商部分貨源直接運載至歐、美等地未經高雄港轉運等因素,導致高雄港營運量成長緩慢;惟九十七年初期受全球油價高漲、進口榖類貨櫃造成排擠效用,後期美國經濟衰退及全球金融風暴因素影響,尤其以十二月份貨櫃量衰退嚴重,單月減少達二十%,高雄港營運量因而下滑。高雄港為因應嚴峻環境挑戰提出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港埠行銷:加強拜訪國外航商及業者,使瞭解高雄港優良投資環境與革新措施,並提高該港全球知名度,另研擬雙方可加強合作事項以利拓展業務。
2.擴大推動自由貿易港區業務:繼九十四年一月開辦貨櫃區外,九十六年六月十五日起賡續受理散雜貨區申請加入,至九十七年底止已累計爭取二十五家業者加入營運,預期未來更多航商、業者加入營運後,將可活絡高雄港營運。
3.創造港埠民間投資商機:檢討港區土地使用,提高土地利用,並依據商港法透過與民間合作興建機制,吸引民間參與港埠建設,招徠業務。
4.鬆綁法令限制及簡化行政程序:持續檢討修正「高雄港務局商港設施出租暨合作興建作業要點」,落實鬆綁法令政策,以利棧埠設施經營業及商港管理機關掌握商機。
5.賡續港埠資訊發展:配合交通部航港資訊系統平台之發展,提供海運業者單一入口網站,並持續推動電腦化排船作業及利用高科技免除高雄港貨櫃人工押運,以簡化作業程序,節省航商業者運輸時間及運輸成本。
6.提升碼頭作業能量及效率:協調推動貨櫃碼頭相互支援措施、鼓勵航商汰舊換新碼頭機具設施,以因應船舶大型化作業能量及提昇碼頭裝卸作業效率。
另考量直航後高雄港的全球航線網更趨於完整,將對提升高雄港成為加值物流中心有極大的經濟效益,除有助於發展自由貿易港區業務外,更可強化並吸引台商回台投資作為營運及運籌總部的利基,為掌握商機,高雄港務局乃成立專案小組,定期檢討推動相關港口合作及招商業務。
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及景氣衰退影響,高雄港九十七年度全港貨櫃裝卸量為九六七萬TEU,與去年比較約衰退五•六六%,近年來雖面臨亞太國家港埠激烈競爭,貨櫃量排名因大陸地區經濟磁吸效應及其港埠建設崛起,以致貨櫃量下滑,但實質營運量近五年來平均年成長率為三•九%,其中九十三年最高達九•八%,九十六年首度突破一千萬TEU,為一○二五•六萬TEU,成長四•九三%。
2009-2-10 (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