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中國徵紡織品出口稅對香港商影響微
 
本文:
全球紡織品配額將於2005年1月1日撤銷,中國商務部12月27日發布,由1月1日起,對中國本土生產的紡織品加徵出口關稅,涉及六大類、共148項紡織品,稅率為每件(或公斤)0.2元至0.5元人民幣。普遍廠商認為,新增關稅雖然難以轉嫁,但有關稅率可以接受;香港貿發局指,是次關稅加徵對從事中高檔成衣紡織品的香港商影響輕微,對從事低檔的中國廠商影響較大。
紡織品出口稅,主要包括六大類紡織品,分別是外衣、裙子、褲子、針織和梭織襯衫、睡衣內衣等。香港貿發局助理首席經濟師潘永才表示,上述種類都是「較敏感」(中國較有競爭力)的類別,由於2005年撤銷配額,入口國如歐美等國家,都恐怕中國紡織品大量湧入,故中國是次藉加徵關稅可向外展示,中國有監控及「自律」。
同時,潘永才稱,由於是次的關稅,主要從數量計算,無形中鼓勵廠商向高增值產品進發,因為對單價低的紡織品,加徵關稅,自然對成本的構成較大壓力,但他指出,由於大部分香港商都從事單價較高的紡織品,所以0.2至0.5元人民幣的關稅,對香港商而言,影響不會太大。
不過,雖說對低檔次的紡織品影響較大,但據業界所指,以現時屬低檔2至3美元出口輸美的成衣價計算,一件出口稅2角人民幣,對出口價的變動都只是約1%左右,對阻礙低檔成衣出口的力度都不是太大。
一名從事紡織業的柯先生稱,是次加徵的出口稅,將會是廠家自行承受,不過,他預期在原料不斷上升下,廠商2005年或有機會將出口關稅轉嫁予客戶。原料尤其是石油副產品(如尼龍、人造纖維等,由於油價升,連帶石油副產品亦升)2004年年初至今升了達60%至70%,由於客戶接受了原料價升,願意提升單價,故在新的產品訂價上,可連帶反映有關出口稅。
如比較現時的配額年代,廠商表示出口稅都是很少成本的負擔。偉明製衣董事鍾國斌稱,相比每件棉質T恤配額價約2至3美元,2角人民幣出口稅只是很小成本負擔。
鍾國斌最關心反而是法規上未清楚說明來料加工產品是否在徵稅之列,若包括在內,將牽連數萬家香港商。同時,他認為此舉可為中國帶來一個新的收入來源。由於香港商務部未有公布是次加徵的148項產品,過去及預計的出口數量是多少,所以難以估量是次出口關稅可為中國帶來多少稅收。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是該148項產品,在中國出口便須徵收關稅,故最受影響反而是市場在沒有配額限制如日本、澳洲等國家的廠商,因為加徵關稅,必然是一個新增的成本。
  2005-1-3  ( 香港明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