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香港紡織業未享入世好處
 
本文:
2005年1月1日配額取消後,中國紡織品及成衣貿易將佔據全球一半市場,市場擔心中國紡織業在全球市場上攻城掠地,美國更擬將對中國重設配額制。對此中國商務部近期作出自徵出口稅的措施,希望能有效遏抑出口,平安過渡美國這一關卡。業界人士及學者均認為,徵稅長遠有助提升中國的貿易優勢,但紡織及成衣業未必可即時嘗到入世後的益處。
元旦開始全球紡織品配額將全面取消,此為中國自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貿三周年後,初嘗紡織服裝一體化協議帶來的機遇,然而,中國入世時附帶的紡織品反激增及反傾銷條款,卻為今天的商機埋下了暗礁,引發此際中國與美國之間在所難免的一場貿易大戰。該兩項條款中列明,若配額取消後,中國出口激增,造成對進口國市場市場的干擾,入口國如美國可利用反激增條款限制中國進口升幅不多於7.5%;若中國產品以不合理價格傾銷,對市場造成破壞,進口國亦可實施反傾銷稅。
以現時的形勢所見,美國及中國這場貿易戰現時才正式拉開序幕。身為全球最大成衣進口國的美國,當地紡織業憂心配額一旦撤銷,中國廉價紡織品,將蜂擁而至,侵蝕其萎縮中的製衣工業,並已向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提出向中國9項入口紡織品實行重施配額,若成功的話,估計中國紡織及服裝產品出口約三至四成將受影響。市場擔心,配額的撤銷未能為中國紡織業會帶來興旺,美國不會輕易放手已經政治化多年的紡織及成衣進口政策。事實上,中國商務部宣布,提高部分紡織品的出口關稅,若中國國務院批准的話,加徵稅收將於2005年1月1日生效。由此可見,中國在這場貿易戰役上已作出讓步,並且以此表明中國是負責任的貿易大國。中國駐世貿首任大使孫振宇重申,任何政策的執行都會出現贏家及輸家,中國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他坦言,中國紡織市場所佔的比重未來將會有所提升,影響臨近地區的紡織貿易,故希望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等機構,向受影響地區提供協助。
香港美國商會紡織及制衣委員會主席廖善成表示,中國自訂稅收,長遠而言屬正面,有助紓緩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緊張,但短期內廠商仍要面對較多的不明朗因素的困擾。他透露,出口稅是根據出口量而不是金額來決定的,亦即價值100元的出口產品和50元的出口產品,將會徵收相同金額的稅收,以此鼓勵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他認為,此舉有利提升中國紡織品水平,惟具體的細節有待落實,現階段仍要等CITA於2005年二月的審核結果,大局才可初步明朗化。

  2004-12-30  ( 香港商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