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標題:
國貿局:台商應了解WTO救濟規範
本文:
中國大陸與台灣加入世貿組織(WTO)的過去三年來,兩岸貿易出現倍數成長,不過國貿局警告說,WTO成立以來,中國大陸已連續九年排名全球反傾銷被訴國榜首,不但對當地產業發展與對外貿易造成衝擊,與大陸往來密切的台商也難完全不受影響,台商實應多了解貿易救濟規範,避免權益受損。
中國大陸與台灣分別於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與二○○二年一月一日加入WTO,至今已有三年。在貿易往來互動方面,依據國貿局的統計資料,在二○○一年底兩岸入會前的貿易額為二九九.六三億美元,預計今年全年可突破六○○億美元,三年來增加逾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兩岸在入會前的貿易成長年增率原為負七.四%,入會次年即由負轉正成為二四.九%,今年年成長率更可望攀升為三三七.五%。
兩岸入會第二年,中國大陸取代美國成為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隨著兩岸貿易互動關係的成長,雙邊貿易糾紛也隨之增加。兩岸加入WTO後,中國大陸共有七件反傾銷調查涉及我國產品,涵蓋範圍包括鋼鐵、塑化、紡織、紙業等產業。
在防衛措施方面,中國大陸亦曾於二○○二年五月對包括我國在內的八四項鋼品採取防衛措施,但已於二○○三年十二月終止。
但相對的,中國大陸是全球被發動反傾銷措施最多的國家。自一九九五年WTO成立以來,共計有近二五○○件反傾銷案被提出,中國大陸涉及超過三五○件,連續九年排名全球反傾銷被訴國榜首,對其產業發展與對外貿易影響不可謂不大。
依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至今年十月台商在中國大陸投資已累積三九七.三三億美元;台商在大陸的貿易表現方面更於二○○三年中國大陸前百大貿易廠商中,占有十四家。
鑒於全球各國對中國大陸採取的反傾銷措施,台商恐難完全不受影響,國貿局呼籲相關廠商應多了解WTO貿易救濟規範,避免受到波及。
2004-12-13 ( 工商時報 )
相關網站連結
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055118